新闻

【2021夏令营】放映室 | 茶与咖啡的蒙太奇

2021.09.08

今年8月,喜林苑「影像工作坊·苏州2021」在苏州东山圆满展开。10个日夜,6个青少年,在1座太湖边的古村落拍摄了3部纪录片,讲述了4个当地人的故事。

今天我们一起来观赏学员Tyler, Tiana和Eva的纪录作品《庵与筑》,探索两位苏州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不同传承方式和多元呈现。

 

我们最初想把影片的英文名取为《Rebirth》(重生)。后来程磊和我们说,文化从来没有消亡,咖啡和茶也并不是对立面,它们是文化的多元呈现。我们听后很是触动,最后改成了质朴的《Inheritor》(继承者)。

——Tyler, Tiana, Eva

△ 交流中的Tyler, Tiana, Eva

Tyler,Tiana和Eva都生活在上海,但各自拥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与互补的性格,小组氛围十分活跃。在多点田野调查中,他们结识了紫金庵的“活宝”许培祥导游和道勤小筑的主理人程磊。

 

△ 紫金庵的许导

△“道勤小筑”的程磊

一座是千年古刹,一座是现代苏式园林;一个是传统文化演绎者,一个是新生活方式创导者,但他们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。三个小伙伴一拍即合,决定用两个人物和两座建筑,串联出一个主题——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继承。

△ 紫金庵的景色

开始拍摄之后,语言不通成为这个中外组合碰到的第一个难题,外向热情的Tyler积极地担任着队伍中的翻译工作;认真执着的Tiana不断深挖故事的脉络;而沉静好思的Eva,则一一记录下采访与拍摄时发生的细节。

 

比如许导说起自己的工作:“虽然我讲了四十年的紫金庵,但每一次我都热情饱满,因为听众都是第一次来听,我希望每个人能感受到这里千年罗汉的魅力。”


△ 学员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许导讲解

程磊也谈到自己建造道勤小筑的初衷:“过去的苏式园林曾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。而如今却变成景点,被人们符号性的膜拜。我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传统园林可以和现代融合。”他们对文化的传承与思考让三个学员受益良多。

△ Tyler, Tiana, Eva 三人在一块讨论

事实上,拍摄幕后的趣事也不少。“拍鲤鱼游过来可真的太难了”,Tyler说,“为了吸引池里的鲤鱼全部聚来岸边拍摄这个两秒的空镜头,我只能趴在岸边,用手去搅水,让它们以为马上喂食了”。

△ 道勤小筑中的景色

然而,如何将两个人物故事巧妙地衔接在一起,而非简单的素材堆砌,成为三人拍摄与剪辑中的第二个难题。

 

经过不断地回看素材与思索探讨,Tyler、Tiana和Eva想到可以通过两种饮品——茶和咖啡,两个建筑——紫金庵和道勤小筑,就好像两个主人公之间的“glue”(胶水),然后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它们平行穿插地展现。

△ 刘老师与学员们一起讨论拍摄的素材逻辑

正如贝拉·巴拉兹所说,“上下镜头一经联接,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像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。” 

 

当茶遇上咖啡,当古典的紫金庵遇上现代的道勤小筑,一次奇妙的际遇就产生了:许导泡了传统的东山茗茶碧螺春,程磊则在道勤小筑手冲咖啡。一个蒙太奇剪辑将两人的生活组接在一起,每个场面在时间上长短适切,恰到好处。

△ 《庵与筑》中的茶与咖啡蒙太奇

△《庵与筑》中的建筑蒙太奇转场

△ Tyler和Eva在老师指导下剪辑

Tyler,Tiana,Eva的思考和记录也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:“《庵与筑》探讨了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,但又都是文化继承者的殊途同归。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,守护着一座庵、一片筑,坚持着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。”

的确,夫尽小者大,积微成著。每个像许师傅和程磊的传承者力量虽微,但却一定陟遐自迩、绵延悠长。镜头后的学员们通过影像观察与记录下这些普通人的热爱与存在,去理解他们的生活选择,并反照到自己的内心。

 

我们的时代由千千万万平凡的人构成,而每个人都是一部纪录片

(完整影片请点击下方链接观看)

《庵与筑》

时长:13min28s

导演:Tyler, Tiana, Eva

指导老师: 刘洋

Tiana

15岁,来自印度(现居上海)

语速和脑速双爆表的总制片,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和求知欲。

Eva

15岁,来自美国(现居上海)

动可扛脚架,静可熬剪辑,是最沉着冷静的“成熟担当”。

Tyler

17岁,来自上海

沉迷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爱好者,永远有问不完的问题,擅长奇妙构图的摄影师。